強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姜海濤做客人民網嘉賓訪談(吳明江/攝)
【編者按】今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在全區省級領導和廳級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作開班講話暨專題報告,動員全區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干,吹響了廣西高質量發展的集結號,邁出了壯美廣西建設的新步伐。近日,人民網專訪了強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姜海濤,暢談民營企業如何解放思想,擔當實干,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建設壯美廣西增添新動能。
主持人:近年來,廣西在以公路網、鐵路網為代表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建設速度、路網規模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強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強榮控股”)作為參與其中的一支重要的民營企業力量,發揮了哪些創新優勢,助力投資建設項目的高效高質量建設,并取得了怎樣的社會效益?
姜海濤:首先十分感謝人民網對強榮控股的關注,我也很榮幸能做客人民網的嘉賓訪談,暢談對強榮控股發展的一些個人思考和見解。
強榮控股作為目前國內極少數投身高速公路投資的民營企業,在推動高速公路項目的高效高質量建設方面最核心的優勢,就是我們的“高速公路+”投資建設模式。但在展開之前,我想先談一下交通基礎建設所處的區情背景,以便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高速公路+”投資建設模式,以及該模式可以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鹿心社書記在3月18日廣西全區省級領導和廳級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廣西最突出的問題,仍是后發展欠發達地區這個最大區情沒有變,仍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這個最大實際沒有變”。從行業角度來看,近年來廣西的高速公路建設在助推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還不夠充分。早在幾年前,強榮控股在投資廣西崇靖高速時,就敏銳地意識到傳統的高速公路建設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功能性單一,收益性差。只簡單實現交通出行和物流貨運等少數基礎功能,與地方社會經濟和優勢資源等融合度低,且由于途經的大多是欠發達、人口少的鄉村地區,公路的增值和附加值低,傳統經營方式難以保證成本回收,屬低效投資行為;
二是,社會效益低。對沿線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拉動效應有限,甚至可能因為封閉的交通線造成新的發展不平衡;
三是,建設和運營模式落后。以往由于建設投資主體的目的、思維和機制的限制,往往以建成通車為最終目標,即便有把經營業態豐富化意愿的單位也因為建設投資主體的主業限制、決策機制等原因放棄了。
要致富,先修路。但是針對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這些“痛點”,強榮控股認為,只是修好路是不夠的,還要依路興業、依路而居,實現交通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的三結合。“高速公路+”建設模式通過深度結合項目沿線資源和特色,依托新型服務區經濟等節點的產業聚集效應,培育出一條公路經濟帶和產業“培養皿”“孵化器”,形成條帶狀的小“產業林”,從而在一個完成閉環的產業生態圈中,實現地方政府、群眾和上下游企業的共榮共生。以下數據和依據也可以印證“高速公路+”模式帶來的巨大效益:
一是,在建設階段,高速公路上下游鏈接的產業達70多個,每1億元高速公路建設投資,可帶動社會創造GDP接近3億元,相應新增創造國民生產總值0.4億元,可直接創造2000個勞動就業機會,為相關產業提供近5000個勞動就業機會。
二是,在運營階段,多樣化的經營業態對于沿線地方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的拉動效應大大提高。例如,我們目前投資建設的隆碩高速,計劃基于龍虎山服務區拓展打造的山水田園旅游綜合體,可引進旅游集散服務、假日休閑度假、游樂體驗、跨境農貿、新能源汽車服務及智慧交通服務等經營業態,并盤活農民手中的低產值閑置耕地和房屋,開展生態觀光農業、農產品展銷、特色民宿等;我們投資建設的另一條高速公路——連賀高速也可以充分發掘沿線的優質溫泉資源——西溪天然溫泉等,可與大健康等產業深度融合,解決附近群眾就業和創業問題,繁榮地方經濟、助推鄉村振興。
隆碩高速公路按照建成通車后的實景模擬圖,遠處是極具民俗特色的龍虎山收費站和櫻花主題田園綜合體服務區
單從扶貧攻堅、鄉村振興這個角度來說,近年來,為打贏了扶貧攻堅戰,各地政府全力做好山區貧困戶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然而農民在失地之后解決生計的辦法并不多,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政府的幫助;或者耗費大量的基建經費,把一條條小路修到人口日益流失的山溝里,實際上這些都是被動行為。
強榮控股董事長曾臺榮認為,與其把小路修到山上去,不如把人從山上引到大路上來,“高速公路+”所形成的產業集聚和人口集聚效應,是一個主動行為。這種多功能性和產業融合帶來的深層次的社會效益,也是高鐵等其他只能實現點—線功能大型交通設施所不能替代的。
強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姜海濤(吳明江/攝)
主持人:今年3月18日,廣西舉辦全區省級領導和廳級主要負責同志專題研討班。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在研討班上強調,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需要大力推進思想再解放,大力推進創新再提速。那么對標對表鹿心社書記的講話精神,您認為強榮控股應該如何尋找突破口,發揮民營經濟的創造活力,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姜海濤:“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干”,鹿書記在講話中的這十六個字實際上已經給出了最有力的答案。這個指導精神對于在當期宏觀環境下以生存為第一要義、以高質量謀求更大發展的民企尤為重要。
首先,就解放思想方面,可以說,沒有解放思想,就沒有今天的強榮控股。大家都知道,高速公路投資領域以往都是由地方政府、央企、國企主力擔綱的,民企既很少有機會涉足,也不敢輕易進入。但強榮控股早在2011年開始就突破了這個思維定勢,做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我們通過先試先行“混合所有制經濟”,與國企投資建設總投資達約120億元的崇靖高速公路。其中, 在項目前期,強榮控股積極發揮投資主體作用,利用自身高效靈活的優勢,與多家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短時間內就達成了“項目資本金到位率100%,24億元資本金按時、足額到位”的目標,也因此才有了2016年崇靖高速提前十個月建設通車、13項指標名列廣西第一、被譽為“醉美邊關風情路”的創舉。所以說,強榮控股是解放思想的踐行者,更是受益者。
被譽為“醉美邊關風情路”的廣西崇靖高速公路
其次,就改革創新方面,從這幾年工作經歷和體會上來說,我一直有這樣一個感受,強榮控股在董事長和總裁的帶領下,整個企業上下都有這么一股“精神氣”,那就是:注重與時俱進、善于學習進取、勇于改革創新。自強榮控股成立以來的短短幾年里,強榮控股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不斷涌現,特別是2017年以來,隨著內部管理體系、管理文化思維的深化變革,隨著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建一條路,興一個經濟帶”的投資理念和“高速公路+”建設模式的迅速成型和成熟,強榮控股在基礎設施領域中迅速做大規模、做強品牌開始有了高質量的發展內核。所以,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就是強榮控股能夠歷經風雨、大浪淘沙,成為廣西目前唯一一家以投資商的角色擔綱高速公路項目、山東目前唯一一家以BOT模式投資高速公路項目的民營企業的基本保證。
強榮控股高速公路投資項目(廣西)示意圖
第三,強榮控股也要做到自身的擴大開放。從大方向上要順應時勢,和廣西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的戰略深度融合,用有鮮明“強榮特色”的高速公路項目及其獨有的投資模式和理念,助力廣西擴大開放;從企業內部來說,也要繼續擴大開放思維,例如我們極力推行的“高速公路+交游融合/交商融合/智慧交通/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就是一種開放共贏的項目經營模式。在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經營上,強榮控股絕對不會狹隘地“搞排外、吃獨食”,始終抱著開放的態度,接受多元化、共贏式的投資合作模式。
最后,企業要高質量發展,最終的落腳點還是要擔當實干,注重實效。首先,是用工匠精神、標桿品質,把每一條高速公路都當做一個作品去完成,把隆碩高速、連賀高速等項目建設好,如期、優質地交到廣西人民的手中;同時,要通過把創新變成實踐,讓強榮控股的投資模式和理念在這些項目上生根發芽、成長壯大。
可喜的是,我在強榮控股看到了一支有情懷、敢創新、同目標、重實干的團隊,他們有來自世界五百強和海歸占比70%以上的高管團隊;有出自于央企、國企的高端工程管理人才;有在強榮控股各大投資建設項目培養起來的,具有豐富交通基建項目管理、建設、運營經驗,傳承著強榮控股“匠心·俱進·共贏”企業核心價值觀的精英骨干。重要的是,他們都有著共同的信念,就是“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強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姜海濤(右)(吳明江/攝)
主持人:當前,廣西正掀起解放思想的頭腦風暴,強榮控股作為廣西民營企業的佼佼者,圍繞鹿心社書記的講話精神,都展開了怎樣的學習?您有怎樣的心得體會?
姜海濤:作為植根并深耕于廣西的民營企業,強榮控股一直以來都得到了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而強榮控股的主業是高速公路投資建設產業,往往具有投資規模大、產業鏈條覆蓋廣、社會公益性強等特點,和國家政策、國民經濟及社會民生的關聯度極高,更需要來自宏觀層面的產業政策和路徑精神的引導和扶持。
因此,在鹿書記的講話精神傳達出來,以及今年5月自治區黨委下發《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于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干加快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之后,強榮控股立即行動起來,主動發起了一系列的全員學習活動。鹿心社書記的講話和《決定》的文字材料高管團隊人手一份,紛紛仔細研讀和互相學習探討;同時,通過公司OA系統發布、企業發文、網絡通訊工作群、黨建活動等渠道,組織全體員工以小組學習研討的形式,對鹿心社書記的講話和《決定》進行了深入學習和領會,以此作為思想和行動綱領,更好地指導企業及員工未來的工作。
就個人而言,我作為一名老黨員,同時也作為一名從央企來到民企繼續奮斗的建設者,感受到鹿書記的講話格局大、視野寬、思路廣、方法實,在分析區情時有依有據,在提出問題時直擊要害,在給出對策時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有著極高的現實指導意義。特別是對于支持發展壯大民營經濟、聚力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建設銜接“一帶一路”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重要論述,更是與強榮控股這類民企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與強榮控股正在積極推行的 “建一條路,興一個經濟帶”的項目投資理念和“高速公路+”的建設模式十分契合,為強榮控股投資的隆碩高速、連賀高速等項目及沿線人民群眾指明了前進方向。
當前,強榮控股在董事長曾臺榮的帶領下,對標對表找差距,聚焦聚力強落實。我們將學好吃透鹿書記的講話和《決定》精神,提高自身政治站位,不斷開拓創新,圍繞“建一條路,興一個經濟帶”的項目投資理念和“高速公路+”的建設模式,積極投身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爭取為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貢獻一份力量。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